终于,《深情眼》来了——谁说电视剧就得泡在玛丽苏糖水里?
你还记得上一次被电视剧气到想砸电视机是什么时候吗?反正我这些年已经被职场恋爱脑、总裁爱上傻白甜这一类剧情折磨到怀疑人生了。每次打开电视,眼前不是霸道总裁花式尬撩,就是职场菟丝花躲在工位偷偷坐等被拯救,忍不住想仰天长叹一句“咱能不能演点真事儿?”好嘛,湖南卫视最近撸出个《深情眼》,四集播完收视直接拉满,黄金档冠军,剧评人都发朋友圈夸“终于有剧肯把观众当人看了!”连我这个常年冷眼旁观的老油条,见了叶濛和李靳屿这对活宝,背地里都得给编剧磕一个,至少看了不掉头发还长气场。可话又说回来,这种剧能火,是偶然,还是观众集体觉醒的必然?这是个问题。今天咱就掰扯掰扯,给大伙整明白。
这种“卷王”女主叶濛,简直比职场996还香。你说平时都市剧里那点破套路,拉出来都能写本教材——同事使坏?女主委屈巴巴流眼泪;客户欺负你?一忍再忍,最后靠男主救场。可《深情眼》的叶濛厉害了,啥人前受委屈、人后洗面奶全是泪,她直接白天明面上对刚。同事改数据,凭啥就得她吃哑巴亏?“啪”一声数据报表拍桌子,底气比隔壁小区物业还足,一句“要不要调监控?”直接把对方干傻了。客户耍横扇她耳光?不好意思,反手就是一巴掌,不仅弹幕打爆,连隔壁李大爷都边嗑瓜子边点赞“这姑娘,不怂!”更绝的还是回老家摊上催婚亲戚,全员合力劝她“女孩子要安稳”,她头也不回,二楼窗台一扒顺带飞踹花盆,地面小公主秒变野路子反派,美得一匹。见过撒娇赛高的女主,见过如此上头的现实操作吗?要搁以前,国产剧敢这么拍,制片人早被观众寄刀片了。
一边是叶濛利落干脆,另一边男主李靳屿也让人长见识。哪来的霸道总裁?哥们白天养老院端屎端尿,晚上还得酒吧驻唱卖嗓子——你说苦命吧,好像和隔壁小伙没太大区别,就差拿个保温杯泡枸杞了。头两次见面两人差点能上演“全武行”,等李哥手被划伤,叶姐一点都不含糊,掏酒精棉就给人家消毒。结果大眼对小眼,脸憋红到耳垂,“咔哒”一下吸气声,比什么慢镜头吻戏带感。弹幕一水儿“成年人的暧昧终于能舒缓点不是喝糖水长大!”难得,咱中国人看了几十年肥皂剧,第一次能在都市剧里嗅出点人生的筋道儿和烟火气。
可别以为这剧表面上只是转了风格,其实看得懂的观众心里都清楚——这就是属于我们时代的情感宣言。叶濛忙职场,大杀四方,可一回家就陷在催婚的泥潭里。你说认识的谁,没在春节前被七大姑八大姨连环轰炸过?“女孩子要安稳”四个字,全中国的独立女性都听腻歪了,能直接从东三省飘到珠三角。偏她一脚踹开桎梏,给社畜打工人全体鼓了劲。瞅瞅弹幕,清一色“下次我妈拎着相亲名单堵门口,我也直接翻窗户!”这不正是大家内心里想干却不敢干的爽文剧情吗?
而这个李靳屿,更接地气得有点让人害怕。他头发乱糟糟,表情木麻麻,白天干“劳心劳力”护工,晚上自娱自乐弹吉他。有点穷还清高,小酒吧驻唱的职业设定就问你熟不熟悉?这哪儿是霸道总裁,明明是隔壁“张铁蛋”升级版。两人一见面就掀屋顶,三见才有点暧昧,这和网络段子讲的“爱情不是对眼一秒钟沦陷,是分分钟眼红互呛最后真香”,是不是一回事?剧不好么不是,观众都不傻,见惯了假装高大上的男主,反而觉得这种生活流男嘉宾顺眼了。
剧情也懂得抓包悬念。那颗叶濛死抓不放的“妈妈的戒指”,居然莫名在李靳屿抽屉里躺着。有人猜这是轮回前世,有人担心“要么就是过去一段虐恋”,还有人打赌绑亲串门,但谁也不敢肯定追到最后能不能揭晓谜底。观众爱看的就是这种“猜谜吃瓜”,谁要编剧绕一圈烂尾,那真得直播做剧本火锅才解恨。
看着剧情眼见步步高升,不禁让人有点小担心这剧情会不会后劲不足,一不留神高潮变低谷?别的不说,市场就是这么现实。一部剧刚火,紧接着一堆模仿者蜂拥而至,各种“女权独立”、现实感爆棚的标签马上刷满荧屏,可没几部能真拍对劲儿。编剧不是掉进玛丽苏坑里,就是强行制造悲惨,最后落个虎头蛇尾,观众喷子一片。
而且你以为这点“狠劲儿”就能一劳永逸?不见得。就拿叶濛反击同事那段说,社会上现实真这么好吗?别说大城市白领了,就是普通单位小职员,哪个敢拿监控一拍桌子就能把恶人怼翻?别到最后拍了个大团圆,现实里一学人直接拉黑,梦碎HR。再说那段“亲情枷锁”,翻窗户爽归爽,现实真敢跳窗搭档亲戚,第二天估计就能成为全村的谈资了。大多数人终归还是要在“安稳”和“自由”中折腾个来回,折腾到半死又回头受教育。
再看男主,表面是“苦爱情”“接地气”,其实一做串联又怕狗血一地滑。有人说,这剧情不就是换壳的老路,有点新瓶装老酒的意思?翻抽屉找出“戒指”暗示,虽有悬疑,但谁保证后面不会来个亲情伦理大乌龙,几年前哪里没烂过尾?观众可不能再被套路糊弄成韭菜。
编剧试图稳住场子,在微博撂狠话“烂尾就直播吃剧本!”但看多了导演作妖,谁心里没根小刺?过来人都知道,承诺这玩意儿,说了就跟风一样,听着响,擦着就过——真到了烂尾就烂尾呗,也不会给你发家用。
正当大家以为一切按流程走的时候,剧情突然丢出个惊天反转。叶濛的母亲和李靳屿的父亲,居然年轻时在同一家医院做过护士和医生,一段尘封的小城往事被抽丝剥茧地揭开。原来戒指并不是“缘分天注定”,而是一场夭折的友情见证。俩人之间的牵绊,是上一辈未了情感的暗线,而不是老掉牙的“失散多年兄妹”梗,编剧还真没让人吐出一口老血!
冲突也跟着升级。叶濛拼职场只为守住母亲留给她的房子,李靳屿驻唱也不是诗和远方,而是为了给父亲凑医药费。两人本以为彼此只是人生路上的路人甲乙,谁知现实一枪崩了虚幻——“原来我一直想守住的,其实没什么非守不可?”剧情细腻得很,正当观众心头一酸,编剧来了大反击“谁规定女人三十没结婚就活不下去了?谁说成年男子的理想就得是升职加薪,开豪车买别墅?”主旋律里带着烟火气,台词能戳心戳肺,社交网站一夜爆红,争议话题刷屏。
前边埋的所有小线索,几乎都收了回来。穿插的插叙和回忆,泡面都没来得及煮就被剧情拽回屏幕前原来独立并非孤立,和现实妥协不是认怂,外柔内刚才是这代年轻人的生存法则。有弹幕感慨“追了这么多年剧,头一次觉得自己就是叶濛,套用东北话说,这姑娘‘可带劲儿了’!”
等到剧情步入后半段,新问题却又冒了出来。现实就是现实,没那么多酱油甜辣酱能调味。一边是叶濛事业遇到更大挑战,所爱之人的家庭矛盾反而让她不断自省“我是不是变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大人?”一边李靳屿看似事业、爱情两丰收,他老父亲病情却告急,买药花光积蓄,情绪失控,母亲的老对子成了永远的心结。
剧集表面风平浪静,实在却危机重重。观众弹幕也开始分成两派有观众坚持“独立女性必须一路向前,不能被情感拖累!”也有人质疑“凭啥幸福就得靠不将就?妥协难道不是另一种勇敢?”更有磕糖党嚷嚷,“谈恋爱也没啥丢人的,成年人不能只有事业吧?”争来吵去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而编剧这锅又开始端不住。剧情不断制造意外障碍,小副线开枝散叶,各色人物轮番上阵,生怕观众掉队。有人抱怨节奏“飞快”,有人喊“别水剧情”,还有人怕“最后几集开始崩掉”。大家对国产剧结局的心理阴影面积太大——谁还敢全程相信一句“主线绝不乱改”?编剧微博威胁也就图一乐。观众又怕烂尾,还得硬着头皮追完。
有人说《深情眼》就是“年轻一代大解放”,还喊着“终于不是看傻白甜玛丽苏洗眼睛了”,真是服了你们这帮捧场的。拿写实当唯一正义,有点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意思。你以为人人都够胆像叶濛那样翻窗冲亲戚、拍桌怼同事?别闹啊,生活多半时候还是要妥协的。谁家不有几道不想跳的窗、不敢拍的桌、不能还的巴掌?你看着剧里人上头,现实里还不得老老实实相亲、写周报、深夜emo?
剧里的爽文桥段,是治愈也是麻药。但要是真把剧里那一套全搬进生活,估计没几个能全身而退。可咱话还得说回来,这年头,连个能用来做梦的剧都没了,才叫彻底无语。偶尔看看叶濛舞高跟、李靳屿发呆,大伙乐呵乐呵也就值了。有的疗愈是虚构的,但观众要得就是这一口虚妄的快乐——也别非得端着。
你说,这《深情眼》火成这样,是观众真觉醒了,要集体打破职场玛丽苏剧的牢笼,还是咱们终于有勇气承认大部分人其实就活在“敢想不敢做”的人设里?董明珠也好、白宇也罢,他们都能活成剧里那范儿吗?又或者,咱们其实只是在荧屏上喘口气,现实里继续躺平苟活?小伙伴们,你们觉得呢?追这类剧,是顶着生活主旋律做梦,还是本来就应该dream bigger?留言聊聊呗——哪怕只是一句东北话,你怎么看叶濛那股“可带劲儿”的劲头?
全国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