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黄渤,谁不服气?无论是影帝光环还是导演身份,这哥们儿在娱乐圈绝对是顶流中的顶流。可你能想象吗?就是这样一个见多识广的“大人物”,站上陈佩斯的《戏台》剧场,竟然一秒切换成了“社恐小白”。这一幕,让不少观众直呼:原来偶像面前人人平等,哪怕你已经红得发紫。
咱们先来回味下现场画风。平时在电影里杀伐果断、笑点密集的黄渤,这次一上台就像刚进校门的小学生一样,小心翼翼地看着陈佩斯老师,生怕自己一个动作做错了被扣分。演完之后,他那双眼睛简直跟装了定位仪似的,一动不动盯着老师脸色,就差没把“快夸我”三个字写脑门上。
查资料才知道,原来陈佩斯一直是黄渤心里的偶像。这么一说也就明白了——小时候追星,如今和偶像同台飙戏,那种既激动又紧张的小鹿乱撞感,不是谁都能体会。这场景活脱脱就是大型追星现场,只不过主角从粉丝变成了一线大咖。不禁让人想起自己当年第一次见领导时手足无措,还以为只有普通人才会犯怵呢!
其实这背后藏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:名气到底算啥?大家总觉得混到一定高度的人应该自信满满、百毒不侵,可现实啪啪打脸。有些东西不是靠奖杯和票房堆出来的,比如对艺术、对前辈那份敬畏,是骨子里的教养与谦逊。在娱乐圈混久了,有多少人还能保留这份初心?
别看现在各种综艺节目里明星互相吹捧,其实真正的大师之间,从不会靠虚头巴脑的一套。他们更讲究的是传承,是用实力说话。陈佩斯一句“好极了”,比什么金话筒奖都管用,对黄渤来说,就是莫大的认可。有时候,一句肯定胜过千言万语,比家长群点赞还解压!
再看看我们身边,其实很多职场老炮儿遇到行业泰斗,也未必能淡定自若。“江湖地位”高低只是表面文章,“内功修炼”才是真本事。不管你多牛,都有需要仰望的人物。而那些愿意放下身段学习、尊重传统的人,无论走多远,都不会迷失方向。
值得玩味的是,现在不少年轻演员恨不得一天学三天卖四天,自信爆棚得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喝错饮料。但真正厉害的人反而越谦虚,因为他们懂得山外有山、人外有人。这种敬畏感,是任何速成班教不了的。
如果要给娱乐圈提个建议,那就是少点浮躁,多点沉淀。不妨向黄渤学习,在荣耀加身的时候依然保持一颗学生心态;也要向陈佩斯致敬,把每一次表演当作传递精神火炬。如果每个人都能如此,大概我们的舞台才能越来越精彩吧?
吃瓜群众突然悟了——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大人物,也会为一句鼓励而欣喜若狂。那么问题来了,你有没有因为某个前辈的一句话,而重新找回自己的热情和动力呢?难道只有名气才配拥有敬畏之心吗?
#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全国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